首页
音 色 什麽是音色?照字面的解释,所谓的「音」,即物体因振动而经由空气传达发出 的声波经人耳能感觉到的 声音;而「音色」,即因发声体的谐音(泛音)成份比例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声音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任何声 音皆为复杂的波形,这种复杂的波形除了基本频率的波形之外,还会有一系列的 谐振频率,也就是所谓的「泛 音」(Harmonic) ,它与基音有一定的「倍音」关系,例如某物体振动之基本频 率为240Hz,也会发生480Hz (二次谐波), 720Hz(三次谐波)等频率,每一个物体的倍音组成成份比例都 不相同,这种不同物体发生不 同的倍音成份的声音就是音色(Timbre) 。 其实在音响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零件都会有各自的音色,比如电阻,电 容器,电晶体、真空管、 线材、机箱材质、机箱结构等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麽音响器材中只要有一点小 小的不同而声音就大大的不一 样这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每一样零件的音色不同的缘故。而今音响器材 的仪器测试,多偏谐波失真, 互调失真,频率响应,阻尼因素等测量,并未用频谱分析仪将泛音的结构来加以 分析,但即使是用频谱分析仪 分析出泛音的比例成份,还是无法知道声音的好坏,这也解释了为什麽两台频率 响应一样,失真一样的机器, 而声音为什麽会不同的原因。 因此我们不得不借助於一些对音色客观的字汇来叙述,虽然不能尽意,但多少可 以意会,要不评论器材只 要用仪器来测试,何需用耳听?音响杂志时常会用各式各样的形容词来形容音色 与音质,像硬朗、明快、柔 和、有韵、顺畅、圆润、华丽、高贵、模糊、混浊、尖锐、凝聚、松散、厚重、 浅薄、清澈、透明、细致、粗 糙、强劲、丰满、活泼等等,不下百种形容词。 颜色有暖调、冷调之分,而音色也有暖调、冷调或硬调之分,与音响器材发出泛 音的比例有关,泛音成份 中的中低音比例较多,声音就会有温暖、柔和、饱满、丰厚的倾象;泛音成份中 的中高音比例较多,声音就会 有冷调、硬朗、瘦、薄的倾向;音色不暖不冷的,我们则称为中性。在音响圈里 的习惯,对音色的形容,除了 上述的音色之外,还有明、暗、湿、乾、水、娇、嫩等音色的形容名词。而音质 就是声音本身的质感,我们对 音质最习惯用语有粗、细、松、紧、密、疏、滑、涩等名词形容的,不一而是。 一、★音准★ 音准即音高,也就是音调,音响器材发出来的音准是不是原来乐器的音调(Tone 或 Key) ,亦即各种乐器 的音高像不像原来乐器的音调,例如器材声音的音调偏高,中提琴的声音听起来 像小提琴,又或是器材声音的 音调偏低,女生的声音听起来像男生,通常电晶体的扩大机或小喇叭的音调都较 高,当然最像真实乐器的音准 评分愈高。 二、★音色鲜艳度★ 以绘画来比喻,油画的颜色较为鲜艳,而水彩画的颜色较较为淡雅;但在这里系 指各种乐器音色的丰富程 度,有的器材表现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变化不大,有的器材则表现出各种乐器的音 色变化丰富,有些器材达不到 这个项目的标准,我们不予计分。 三、★高贵感★ 高贵感是异於一般形容质感的名词,像银之於铜,自有一番脱俗之高贵感,它意 味著更低的失真,更纯的 声音质地,更高的品味,与音响器材本身使用材质(如机箱材质、木箱材质、脚 垫材质等)与零件(如电阻、 电容、线材、真空管、电晶体、IC等)有关,就好像制造乐器的音色与所使用 材料有关的情形一样。如果使 用的材质或零件品质特佳,则声音的品质就较好,这与使用材质或零件的本身谐 振泛音组成结构有关,很可惜 的,这种高贵感,较少出现在一些价格较廉价的器材上,主要是因为较廉价的器 材受到成本的影响,无法使用 较品质较高的零件之故。 音 质 一、★质 感★ 声音的质地感,就像丝、绸与粗布之比。 二、★粗细感★ 指声音粗糙与细致。乐器是应该有适度的粗糙感的,而且每一样乐器也不相同, 如果声音超过原乐器应有 的细致(起因於声音的分析能力不够)的话,就会失去了那乐器应有的质感,且 有时声音不够活泼;如果声音 超过了乐器本身应有的粗糙质感的话,则声音所听起来就会显得刺耳,又细又活 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三、★声音纯净度★ 音响器材之能不能重现原来乐器的音质,除了重重的转换过程因素之外,还会有 器材本身渲染的因素。例 如用塑胶制成的喇叭箱,就会在重播声音中加入塑胶声;用铝、铜、铁做的机箱 ,也会各有各自不同的金属 声;而各式各样的不同的零件,如晶体、真空管、电容器、电阻等,也会产生各 自不同的音质出来,渗入到重 播声音之中,或因零件的品质不良而产生杂音,使得声音有杂质。 四、★Q 度★ 最高标准当然是恰如其份,望文生义,就好像我们吃面条、米饭那种QQ有弹性 的感觉,可以说是尾韵, 也可以说是阻尼适度的共鸣现象。其实在音乐里,弹性是无所不在的,并不一定 光只指低音部份。好的声音无 论是低音、中音或甚至高音,都应该有弹性的,但影响整个音域弹性的主要还是 低频部份。 如果音响器材对低频的控制力不好,则出来的低频是软的、松的、拖的,或没有 尾韵的;如果低频有过份 的阻尼,收尾太快、太短,以及没有余韵,那低频的细节,就不会完全交待清楚 。好的低频应该是有弹性的, 声音出来应该有尾韵的,像弹簧似的会弹出去又收回来,是有韧性的,有弹力的 。 五、★密度感★ 声音的密度是不是紧密得恰到好处,密度不够声音会疏,会散,会肥,不够凝聚 。由经验中,我们发现每 样器材在不同的频率中,声音的密度并不一样,因此我们把这个项目分高音、中 音、低音三个项目的密度来评 分。 各乐器的表现 乐器的种类众多,我们实无法把每一种乐器都列入,因此仅选择其中较具代表 的乐器来评分。 一、★人 声★ 其实人耳对人声是最敏感的,往往有的音响迷只听人声就可决定声音的好坏,不 是没道理的,因此在各乐 器中,我们把人声放在第一项,听人声最主要是听有没有温暖感,肉感,是不是 像真的人唱。 二、★弦 乐★ 即《现代音响杂志》惯用的「松香味」一词,狭义系指弦乐器直接音的擦弦质感 ;而广义则指包括弦乐发 声後传送到四面八方的气韵。曾去过音乐厅欣赏现场古典音乐的人们,都会有这 种经验:即现场音乐中的弦乐 器,由弓弦的磨擦声,到振动共鸣箱的木头共鸣声,再加上发声之後由音乐厅四 周反射回来的残响,一起产生 共鸣,造成了那弦乐特有的美妙音色。 我们能感觉到弓弦磨擦那种带有少许刺激感的松香味,如果再加上弦乐器一起演 奏的话,那真可说是会满 室生香了(即「松香味」)。 我们都知道,弦乐器是靠用弓来磨擦弦而发声的,如果直接用弓来磨擦弦的话, 由於磨擦力不够,是不会 发出那略带磨擦刺激感的音色的,而必须要在弓上抹上适量的松香,才能产生磨 擦力,使弦振动,并经过共鸣 箱的共鸣发出那动人的音色。 但如果音响器材的传真度不够,不能把擦弦的质感完全表达出来的话,则这松香 磨擦的质感就会不显著, 弦乐的美感会降低;又如音响器材的渲染太强,把自己本身某种粗糙的声音加到 了弦乐之中,则弦乐的声音则 又会显得过份粗糙了。 最常见到的例子就是有Peak的喇叭系统,或是设计不良的CD或扩大机,把器 材本身粗糙的声音加进弦乐之 中。所以松香味并不是指声音愈粗糙就表示松香味愈多,也愈好,因为那不是原 来松香味。这种弦乐器擦弦的 质感可说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所以音响器材呈现这种弦乐的擦弦质感能力,就成 了我们评判的依据。 三、★铜管乐★ 由於铜管乐发声的共振方式与弦乐不同,铜管乐应有铜管乐应有的光辉、厚度与 嘹亮感,还带有铜管应有 的粗糙味与Body感。 四、★木管乐★ 木管乐与弦乐及铜管乐的乐器音色又不同,木管乐应有略带喑哑的音色与气柱, 其实是音响器材中最难表 现的一个项目,像黑管、双簧管、钢琴等,都属木管的乐器。 音乐感 听音响有没有音乐感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一种有规则的声音,它是由许多不同 的音调与节拍所组成的, 有优美的旋律,活跃的动感,以及强弱对比的押韵感,好的音乐会给人带来感动 。但是往往音响器材的音乐性 与音响性是互相矛盾的,我们第一要求的是鱼与熊掌能兼得,再来是权衡妥协, 找到我们自己要的平衡点。 一、★韵 味★ 这已经步入音乐的神髓了,机械特性或电气特性再好,没有韵味,仍是未臻完美 ,有韵味的器材必需有美 好的振动频谱,也就是泛音的成份,良好的共鸣,及准确的发声顺序,常人会说 尾韵、余韵、气韵、神韵,这 只代表了振动消失前的衰退频谱,一件产品做到这点就很不容易了,一般人定义 的好听,纵使测试起来特性并 不十分好,但可能是已经过校声高手调理过的了。韵味就是「余韵」,当听到美 好的音乐之後,一直残留在脑? @铮镁貌换嵘⑷ィ健赣嘁羧屏喝詹痪故且玻∮趾孟裥稳莩缘摹缚诔萘 粝恪怪狻G⒔簟⒃铩⒋帧 ⒂病⑸壬舳疾换嵊性衔兜摹! ? 但往往韵味与频率响应的延伸相互矛盾,韵味常来自於不太宽的频率响应, 尤其是高频部份,原因很可能 是人耳较不会被多出来的高频分心,300B的真空管韵味好的原因是中频的泛音特 别丰富,但高频的泛音成份较 为不足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二、★微动感★ 「微动感」,系指小音量时的细小变化细节,其他表现好的器材不一定微动感就 好,而微动好的器材也不 一定其他项目好,在扩大机中以纯真空管机有微动感的较多。而抑扬顿挫系指各 种乐器强与弱音之间的各层变 化。抑扬顿挫好有一比,例如电影内机械人的讲话,就是没有抑扬顿挫感的;但 擅於演讲的的人所讲的话,就 表情就极为丰富。所以抑扬顿挫感好的器材,演奏的音乐表情就愈丰富。 三、★活生感★ 活生感就是真实感,重播音乐有没有像真的现场演奏那麽真实的感觉。 听感物理特性 「听感物理特性」系指不易包含在音乐性与音响性两大项目之中解释的声音现象 ,而纯系属听觉上物理感 觉,如「动态」、「发声顺序」、「迫力感」、「速度感」与「线性功率」等等 。 一、★动 态★ 动态就是最小声与最大声涵盖的范围,器材的容裕度要足,输出功率要大,喇叭 的体形要大,与器材的增 益也有关系,所以动态是很要花钱的。 但是往往动态与音质互有矛盾,扩大机的输出功率要大,使用的功率真空管或电 晶体就要多,喇叭单体也 要多。但多功率真空管及电晶体,与多喇叭单体一定会影响音质。 二、★迫力感★ 有人喜欢用CD唱盘直接推後级扩大机,或用没有增益的前级扩大机(被动式前 级),由於增益不够,因 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增益;又或扩大机的输出功率太小、功率容裕度不够,也不能 获得较大的迫力感;而即使用 高输出功率、高容裕度的扩大机,但喇叭系统不够大,效率不够高,不能发出足 够能量的话,也是枉然。 三、★发声顺序(高、频敲击乐)★ 高贵感是异於一般形容质感的名词,像银之於铜,自有一番这里特别系指钹、钢 琴、三角铁等较高频乐 器,以及钟、鼓等较低频乐器靠打击发声的「发声过程与顺序」。其实各种乐器 不论是吹的、拉的或唱的,都 有其「发声顺序」,但打击乐器更容易分辨发声顺序的过程。 例如击鼓的「咚」声,如果你把这「咚」声仔细分析的话,您应该可以听到鼓 棒打到鼓皮上的一刹那声响 ,然後由那一点的声音扩散到整个鼓面,由内往外地延展到整个鼓面,然後把鼓面的振动传送 到整个鼓的共鸣箱,再由舞台的一点,呈辐射状地传送到整个音乐厅每 一个角落。 如果发声顺序明显的话,你可以听见发声的每一个过程, 如果发声顺序不明显的话,可能只能听到声或声,或许也能听到声,但却没有後 面的尾韵。 高频乐器也一样,如三角铁的「叮」声,也应听到的每一个过程。 发声顺序与音响器材的时间相位的正确程度有关(与喇叭的摆位也有关系) ,由於有的音响器材高频敲击 乐的表现好但低频敲击乐不好,又或低频敲击乐的表现好但高频敲击乐却不好, 故我们把发声顺序分为高、低 频敲击乐两个项目。 四、★速度感★ 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波幅是有长有短、有快有慢的。频率较高的乐器,振幅较 小,速度较快;频率较低 的乐器,振幅较大,速度较慢。所以速度的快慢是随著乐器不同而不同的,并不 是一味地追求愈快愈好。 速度感特别快的器材,在重播低频乐器时,声音收尾太快,没有余韵,是不正确 的。但如果音响器材的声 音太拖也不对,所以音响器材所呈现的速度是不是与所有乐器的原来速度一致, 就是我们评判的依据。 五、★线性功率★ 有的器材在小音量时的频率响应还不错,但在大音量时则高频与低频就不能同步 放大,产生中频突出的现 象,音场也向前冲,层次也乱掉了,声音也粗糙了起来。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电 源变压器的容量不够大,输出 功率容裕不够足,机箱结构不够稳,电源线不够粗,又或喇叭单体的承载功率不 够高,音箱不够结实等。但兼 具有上述能力的器材并不多,因此这个项目分数高者只出现在较高级的音响器材 中(并不代表高价音响器材 )。 音响性包括了频率响应、音场表现与舞台表现,音场表现系指乐器反射音所 营造的音场三度空间感,而舞 台表现则系指舞台上各乐器的直接声音。 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这个项目内,包括了频率响应高、低两端的延伸性与平衡性,但在 此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的 「频率响应」是纯属听感的感受而言,是包涵了频谱,也就是音色的声音,而非 用仪器测试纯音频率响应的结 果,两台频率响应同是由20Hz-20KHz±0.2dB 的器材,与实际所听到的频率响应 是不一定完全符合的,甚至相 差甚远,相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自己会换零件的朋友一定了解:用不同的零件会有不同的音色与不同的「听感频 率响应」的分布情形,某 一零件的低音多而高音少,或某一零件的高音多而低音少,这是实际换零件的听 感频率响应分布情形,但用仪 器测试起来的结果,并不会因零件的更换而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认为用仪器测试 的数据只能做参考,而并不能 真正告诉我们实际的声音的情形,因为人脑的分析能力比现有的仪器分析能力高 出何止千万倍,所以我们认为 只有实际聆听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天下的器材规格一样的,岂非声音都一样?那 杂志社又何必要试听器材,只 要比比厂方公布技术规格数据资料即可? 频率响应除了对音色有关之外,与音场表现与舞台表现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频率响应可以说是所有 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大项目。 一、★频率平衡性(平坦性)★ 音响器材所发出的全频段频率响应,是不是平坦与平衡,有没有某段频率突出或 下陷的地方。如果频率响 应不平坦,有某段频率下陷的地方,则这一频段就会听不太清楚;而突出的频段 则又会把较弱的频段遮盖掉。 所以频率响应如果极为平坦的话,则细节就一定会多,微动感就好,频率响应平 坦并不一定代表频率响应宽。 而平衡则是各频段是不是分布的很平均,又与频率的泛音结构有关。频率响应平 衡性也并不包括高、低频两端 的延伸性。 音场表现 听音响要有音场感,就必需要将喇叭摆在适当的位置,喇叭直接贴在背墙或离背 墙太近,都不会形成音 场,或音场太浅;而喇叭摆的位置离墙太远时,就会产生舞台大而音场小的局面 。 但是除了喇叭摆位之外,其它各器材的重播声音也会影响音场的表现,这与 频率响应的分布情形有关,频 率响应宽,所营造出的音场通常都较大。我们指的音场表现系指乐器所发出的反 射音所营造出的三度空间感, 录音时除了在各乐器之前安装麦克风之外,也在音乐厅的各地方安装麦克风捕捉 空间的反射音,是由乐器的间 接音而来。 最近《现代音响杂志》试听小组的人发现频率响应与音场有密切的关系:高频的 延伸管音场的高度,而低 频及高频的延伸又管音场的深度,(有关频率响应与音场的关系请参阅音场与频 率响应关系图,其中中间的曲 线代表各频率发声位置,各支曲线代表不同频率的扩散情形),而极低频及极高 频如果都延伸的话,则音场就 会比较大。我们知道舞台上各乐器发出的声音传递到舞台两边的侧墙、背墙及屋 顶所反射回来的声波所产生的 时间差,亦即残响,形成了三度空间的音场感,因此器材除了高低频两端的延伸 之外,也与器材的相位正确性 有关,器材好到极高的水平,则连後场的左、右两边角落也会清楚,请注意,此 处所谓的相位或时间也不是指 用仪器所测试的相位差及上升时间,而是指人耳实际所听到的情形。 一、★音场规模感★ 所有器材所营造出的音场大小都不一样,这除了与器材频率响应的延伸有关之外 ,与喇叭的大小也有关。 二、★音场比例★ 音场高又宽,但不深;或高又深,但不宽;又或深又宽,但不高,都不是好的比 例。又或音场不够高又不 够低,也不是好的比例,这又与器材的频率响应延伸有关。 三、★音场透视度★ 一般音响器材大多都能呈现音场前排由左至右的层次来,但却很难明显地呈现出 後场的层次,因此只有在 极佳的音响器材中才能有较佳的音场的层次感。 四、★空气感(堂音)★ 乐音在音场中流动的情形。与音响器材的SN比以及声音的纯净度有关,零件的品 质不好,或机箱(音箱) 的品质不好,所呈现的空气就会比较脏,有的音场的空间有雾,有的音场空间有 像砂石的粒子,都不会有好的 空气感。空气感与音质的纯度有关,高频有杂质,或高频比例较多,空气就会显 得乾、燥;中频有渲染,或中 频比例较多的,空气就会比较湿;而低频有渲染,或低频比例比较多的话,空气 就会比较闷。 又空气感与高频泛音的成份是不是够多也有关系,高音的泛音漂亮到一定的 程度,就会在音场中四处流窜 飘逸,那是由於残响较为丰富之故,因此空气感的好坏是由许多因素所造成的。 舞台表现 「舞台表现」系指音乐厅内舞台上乐器排列的情形以及乐器发出的直接音而言, 是指狭义的舞台,仅指舞 台上的乐器区域范围,由乐器所发的直接音可以告诉我们:舞台上乐器排列的形 状、大小比例、坡度以及乐器 与乐器之间的位置、间隔等讯息,与音响器材频率响应的各频段分布情形有关, 当然也与聆听室环境与喇叭的 摆位有关,如果喇叭摆位离背墙太远,则舞台感就会比较大,但相对的音场就会 比较小。 如果中低频部份较多而低频较少的话,则舞台会整个向前;如果中低频较少的话 ,舞台会整个向後;更少 的话,有时舞台会缩到背墙里面去。如果极低频部份较少而低频较多的话,舞台 往往会比较宽;而极低频足的 话,则舞台的前後距离比较深,但除了极低频之外,还要看中低到中频之间的频 段平不平坦,如果平坦的话, 则後排乐器就会较为清楚。又低频比例中较低频少的话舞台会较高,反之正好相 反。 又舞台的後排坡度又与高频及极高频的平坦性有关,如果高频及极高频都平坦的 话,您就可以看到後排乐? 魅绶ü拧⑼芾制鞯仍卺崤疟冉细叩奈恢茫偾芭湃缒竟芾制髟蛟谏愿咝┑奈 恢茫阋部梢愿芯醯降セ晒苁 窍蛳麓档模ü攀窍蜥岽档模鳷uba是向上吹的。当然,除了高频及极高频段 之外,也与其他各频段平不平 坦有关。 舞台的坡度更与实际录音时的舞台乐器排列情形及麦克风的摆放位置有关,原来 演奏乐器的排列原本就没 有坡度,或录音时的麦克风都是在舞台上平面摆放的录音法,是录不出舞台上的 坡度感的,所以必需选择有坡 度的录音音源才能测试舞台的坡度。 一、★细 节★ 解析度系指舞台上各乐器的直接音的细节情形,包括了弦乐器的触弦、拨弦、拉 弦、管乐器的嘴皮、换 气、拉长音的尾音等细节的分析能力。如果分析能力强的话,你会感觉到演奏者 随著旋律摇摆动作的情形、人 声额腔、鼻腔、胸腔以及腹腔共鸣的变化情形,甚至於还可以感觉演奏者的表情 等等。 二、★定位感★ 乐器的音像是否稳定,会不会飘移,聚焦准不准。通常音响器材本身的材质与重 量,会影响到音像的稳定 度,还有音响器材的放置,是不是稳固,也会影响到音像的稳定性。 在线材部份,有些讯号线、喇叭线或电源线的导体线,不是直接焊在插头上的, 也会使音像飘移,所以上 述线材最好能自己检查一下,如果是用夹的或锁的,而没有用焊锡焊接的话,最 好用一点好焊锡,把接点焊 牢,音像一定会比较更稳而不会飘移的。有的音响器材会随著播放声音的音量大 小而变化,大声时音像会前 移,而小声时则音像又会後移。这又与扩大机或喇叭系统的「线性功率」有关, 线性功率好的器材,无论音量 的大小,音像及定位都不会变的。 定位感好还指能分辨出舞台上整个乐器的前、後、左、右的位置,并能分辨出乐 器上下坡度的关系。例如 听歌剧时,应能听出男女主角的位置是分站舞台左右两边的前缘,合唱的人位置 在男女主角的後面,而交响乐 团的位置则又在舞台的前下方。又如听Peter、Paul & Mary三重唱的彼此关系, 除了可以分辨出三者的相关位 置之外,还应该能分辨出Peter与Paul的嘴是在上方,而他们抱的吉他是在稍下方 位置。 三、★音像比例★ 各种不同的乐器,应各有不同的尺寸,如果重播的乐器音像比例不对的话,则乐 器的音像就会与实际不 符,常见的现象如音像较小或较大,较瘦或较胖等。也有音像呈不同比例放大或 缩小的情形,如有的乐器音像 放大,有的乐器音像反而会缩小的,这是由於频率响应不平坦或线性功率不平衡 之故。 四、★舞台纵深层次★ 通常舞台上横排的前排乐器排列的情形都较为明显,而前後纵排的後排乐器较为 模糊。一般而言,如果低 频或高频的比例较少的话,後排乐器的明确性就会降低,如果低频或高频再少一 点的话,则舞台的深度就会比 较浅,再少的话,则前後排的乐器就会较为拥挤,纵深的前後层次较差。 五、★舞台与音场的比例★ 在音乐听现场,座位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空间感,坐在较前排的位置,由於距离 舞台较近,就会有舞台 大,音场小的感觉,相反的,如果坐在较後排的位置,由於距离舞台较远,就会 有舞台小,音场大的感觉。 喇叭的摆位是可以刻意摆出音场大,或舞台大的场景,但是这里所谓的舞台与音 场的比例是指音乐听最适 当的位置而言,舞台有被音场适度包围的感觉。而器材出来的声音也会影响到舞 台与音场的比例,不只是喇叭 摆位而已。 制造品质 音响器材的「制造品质」不能用声音来表示,因此我们另外成立一个大项目来评 分,其实音响器材的制造 品质与声音也有直接的关系,譬如结构、制造精密度与内部用料等等。至於制造 品质的项目包括了「造形」、 「结构」、「制作精密度」、「外观设计」、「操控性」与内部用料等,由於这 些项目都能望文生意,故不再 解说。
<关闭窗口>
慧科客户服务:huike126@126.com
Copyright © 1995-2006 Huik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慧科电器销售维修公司www.huike.org
青浦店地址:上海市青浦区胜利路166号
松江店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环城路204弄15号
服务热线:021-51088160 021-51089170 传真:021-69220648
沪ICP备05030813号